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傅二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探寻造化万物之美——访傅二石先生

2014-05-05 14:02:05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张荣东
A-A+

  画家傅二石曾历经磨难,但命运的多舛并没有销蚀他的艺术精神,他总是笑对人生。他遍历名山大川,以如椽之笔,画胸中丘壑;他乐见新朋旧友,多少伤心事,尽付笑谈中。傅二石曾画过一幅《醉僧图》,题款是清人黄易的一副对联:有酒学仙,无酒学佛。从中不难品出傅二石那种自然放达的性情,这也颇具其父傅抱石之风。有了这样的性情,才会有那种气蕴山河的艺术胸襟,才会有对人生艺术的沉醉与痴迷。

  傅二石的山水画云蒸雾润,气韵生动,与傅抱石的大气磅礴相比,更多几分灵秀婉丽。他并不固守家学,也不追求个人艺术风格的恒定,和他的为人一样,他的画中流动的是自然的韵致,真挚的情怀。隽永的内蕴……那是一种充满阳光气息的刚健质朴的美。

  傅二石目前应邀到山东新闻书画院作画,年已65岁的他依然如青年般勤于思而敏于行,他在作画的间隙还同记者说古论今,谈笑风生,令人如沐春风……

  记者:您的家学渊源会令许多人感到艳慕,继傅抱石之后,您和傅小石都在画坛上卓然有成。这并不多见,一家人都画画并不难,但要想画到你们那种既继承家学又风格独具的高度就很不容易,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傅二石:傅家的子女有五人是画家,其中三个在海外,个人也都还有点小成绩,我想这和绘画世家的出身是有很大关系的。我的父亲傅抱石是画家,母亲也做过中学美术教师,家里常常画家云集,耳濡目染,从少年时就觉得画画是世界上顶重要的事。小时候父亲常让我帮他研墨,一磨就是两个钟头,那时我觉得画画有时也是一件苦差事。后来大了父亲就给我们看中外的一些画册,还让我们两兄弟背着画夹到重庆郊区写生。父亲反对我们临他的画,而是让我们临《芥子园画谱》,打好传统技法的基础。再后来到外地上学,每次回家都要交“作业”,一般是临摹古人的画,父亲都要仔细检查,指出优劣。经过这样的阶段后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父亲的笔墨,父亲的画每一笔都强调其整体效果,风格大气磅礴,和谐统一,给我以很大的教益。

  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创作画貌,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父亲的艺术观念,一方面他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极强的自豪感,始终坚持保存和发展传统,“要像保护眼珠一样保护中国传统中好的东西。”我们做子女的深受其影响,在中国画“衰亡论”甚嚣尘上的九十年代,我常想起父亲的话,“中国人赶超世界水平指的是工业,绘画我们不比任何国家差。”“中国画家完全可以走进世界艺术之林,如入无人之境。”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因循守旧会导致艺术的了无生气,因此既要学习传统、珍视传统,又要以革新为己任。傅抱石也是革新的楷模,他的革新使毛笔得到了解放。

  记者:不可否认的是,傅抱石一方面作为父亲给了您以很深的教益,但另一方面作为绘画大师的傅抱石又是不可学的、难以逾越的,您有时是否感到深厚的家学也是对艺术创造的“自我”的一种束缚?

  傅二石:我不追求和父亲绘画的相似。父亲的作品现在价格很高,很多人去模仿、临摹,获得了很多好处,在我看来这都是毫无价值的。我个人的修养、性格决定了我的画路,但并非说就没有受父亲的影响,比如说父亲有很出色的概括能力,处理细节不过于简单又不过于琐碎,他哪怕是画小画也像是画大画,我对这样的境界是一直孜孜以求的。我个人的创作不太喜欢标新立异,艺术不应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师造化中,我坚信只有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同时坚信中国画的前途,中国画还没有穷途末路,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群众还需要这个东西。对于那些关于中国画的方法落后了之类的奇谈怪论,我完全置之不理,艺术不同于科学的发展,我们要追求更新的电脑,但艺术完全不是一回事。

  记者:您谈到了群众对艺术的需求问题,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人那儿始终都没有被解决,艺术的读者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不是只有我们才强调人民的需求。按照接受美学的解释,读者的欣赏与接收时作品完成的标志,重视读者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出观的有些所谓“先锋”的东西背后其实是对广大欣赏者的一种藐视与挑战。

  傅二石:有一些人受西方的影响,单纯表现主观、荒诞的东西,这一类人被我从艺术家的行列中去掉了,它们的艺术没有生活,而是在某种观念形态下机械的拼凑。我这个人有点传统甚至保守,有人宣称凡是传统的东西都是废纸,那什么画才不是废纸呢?这没有样板没有标准,传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当时.我父亲的“抱石皴”曾被骂得狗血喷头,报纸上还专门登出打油诗来讽刺打击,说什么“远看像冬瓜,近看像蛤蟆,原来是国画。哎呀,我的妈”。但后来也成了传统,这里面不单纯是技巧的东西,关键还在于人们审美习惯与标准的变化。

  我认为画家一定要深入生活,世界非常美,造化万物无所不美,黄山、庐山、无名山、大沙漠都美得不得了。那还要画家干什么?那是因为美要发观,发现美是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少人到泰山、庐山、黄山,认为没有什么,但对艺术家来说必须对美有特别的敏感。

  记者:那应该是一种诗人般的敏感,我接触过一些画家,发现优秀的画家大都有诗人的气质,那种对事情敏锐的感知,情感的真挚,思维视角的独特,使他们的作品区别于一般的画家。

  傅二石:严格讲画家如果没有诗人的气质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画家,画家要有对美的强烈的、独特的敏感才能使他从平常的东西中挖掘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画出给别人以不同感受的作品。泰戈尔的诗也是写平常之物,但却格外具有打动人的力量。这也是画家与画匠的区别所在,认真说起来许多自称画家的人其实是画匠,许多过分注重玩弄技巧、过早追求个人风格、过早追求名利的人,结果往往连称之为画匠都勉强,这实在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当了许多年的画匠,现在才开始脱离。我曾跟朋友说过,我为了知道把一张白纸变得普通人爱看的画作,由于我生性愚钝,竟用了几{—年的时间,对于有人刚出道几天就自封大师,我非常“敬佩”。

  记者:我在采访孙其峰先生时他就曾谈到自己的学生要盖纪念馆,求他题字,他劝学生不要盖什么纪念馆,不好。但学生过了几天又来找他,说老师我改了,不叫纪念馆了,改成“展览馆”,孙先生当时就说,地瓜叫红薯和白薯又有什么区别?我觉得不少所谓的“大师”就是这些方式立起来的。

  傅二石:现在盖纪念馆的大有人在,真正的大师应把艺术当作自己的生命,哪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纪念馆盖在哪里的问题,这是非常不正常的风气,是荒唐的,许多有成就的历史名人还没有一座像样的纪念馆,小有成就就大兴土木,树碑立传,置古代名人于何地?我到悉尼办画展时,记者问到中国绘画的观状,我提到了画界一些人急于当大师的风气,报纸登出来后,在当地华人中引起了强烈的抗议,有人当面指责我,你为什么要这样?你知道这样得罪了多少人?后来我才知道,已经来澳洲的画家,每个人都自称大师,所以我把每个人都得罪了(笑)。

  记者:能谈谈您近年的创作状态吗?

  傅二石:我热衷于细心地体察大自然本身,不要有成见、非名山大川不可,往往是在最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才能发现真正的美。我们观在条件好了,比起前辈来说,能看到更多秀丽的山川江河,我努力去寻找它们的诗意与美感。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要想保持创作的生命力,除了体验生活,别无他路。体验生活有丰富的内容,艺术的感受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是中国画取之不尽的源泉。一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

  记者:能否谈谈您对这次山东之行的期望?

  傅二石:我曾在山东生活多年,也有很丰富的经历。山东尤其是济南属人文荟萃之地,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对书画的爱好及欣赏能力都值得重视。从当前来看,济南画坛出色者很多,有很多知音,我希望能和齐鲁画家有更多的交流,使自己的艺术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欣赏、收藏我的作品。

  (傅二石,1936年生,江苏国画院山水画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傅抱石纪念馆馆长,江苏文德山水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协会员。)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傅二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