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语用来形容山水画家乃无比确切矣。 山水画家终其一生所画无非是山山水水, 何以如此百画不厌? 其中的道理可以从一个“情”字中找到。 “山水无情我有情”。 既有此“情”在, 便必会有山水诗与山水画。
看二石的山水画, 便可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在他的画中, 常有几间农舍点缀在山顶、山腰或山麓。 无论春夏秋冬或刮风下雨, 山民们总是挑担携子, 翻山越岭赶路回家。 路途遥兮足不停, 道崎岖兮无所惧。 这就是山民的生活和山民的性格。二石作为一个画家, 面对此景总不免会动情。 在他看来, 那挑着担子爬山坡的山民是人生的象征。 人生无平坦之道, 这不正与山民的旅途相似么?
但二石的画中又并非以农人为主。 他将农人与农舍置于烟雾缭绕的“世外桃源”。那重重叠叠的山, 郁郁葱葱的树, 尽显造化的伟大与无穷魅力。 在这样的画面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了引人深思的主题。
二石的山水画刚健清新;构图简洁明快, 奇中有巧。 其笔法多变, 以适应自然面貌的多样性。 其设色在“单纯”中求变化, 力求不以色掩墨。
二石从小随父亲傅抱石习画, 但他却不刻意模仿其父之笔法, 而依自身之性格、修养与观念去画属于他自己的画。 他特别反对那种故意标新立异、矫揉造作的所谓“独特风格”。当然, 在二石身上还是有着他父亲的深刻影响的。 这首先反映在他对绘画本质的看法上。 他与父亲一样, 认为自然而和谐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画家的任务是发掘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这种自然而和谐的美。 笔墨技巧、个性、风格都必须服从这一目的, 而不能凌驾于它之上。 画家有选择表现技法的自由, 却没有违背自然、歪曲造化的权利。 也就是说, 画家必须真正做到以造化为师。 既不能虚情假意, 也不能三心二意。
二石与父亲一样, 深知绘画技巧的重要性。 他以数十年之功, 苦练技巧, 终于进入了中国画的自由境界, 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他与父亲一样, 喜用大笔作画, 善于写“大块文章”。 他钦佩父亲在绘画创作中那种博大精深的气度, 并深知父亲作品中那种使人震撼的“大美”, 来自豁达而深沉的历史观和宇宙观。 而二石的山水画中为观众所称道的磅礴大气, 正是来源于对父亲绘画精神的继承。
如今, 傅二石已年过七旬, 却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在他的作品中人们看不到一丝的僵化与陈旧, 所看到的是永远的探索和永远的进取。 我们衷心祝愿二石先生永葆艺术青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